顯示具有 說書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說書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台灣社運史上未發生過的暴力鎮壓事件」

文/說書人

服貿本身的爭議在3月23日學生衝行政院之後,多數的討論已經轉到「國家暴力」上,但義憤與譴責之餘,矛頭卻只對準國民黨馬江,說明了思維跳不出藍綠框架。
3月26日勞權會發表一篇聲明(全文),從資本主義現實的狀況出發,既肯定服貿同時也批判服貿,同時並舉兩岸經貿往來有利於東亞和平與階級鬥爭的重要性。而當天勞權會會長羅美文在經濟部前的講話(影片)與這篇聲明,在網路上被戰爆,更多人是跳出來指責勞權會與羅美文是「假工運」,以「統派」的標籤關上理解的大門。
3月27日台大政治系部分系友在社科院門口發起焚燒江老師著作的活動,一位政治系學生接受訪問時說:『前幾天行政院動用警力驅離現場的學生與民眾,是台灣社運史上未發生過的暴力鎮壓事件』。(新聞連結
『是台灣社運史上未發生過的暴力鎮壓事件』這句話對我的衝擊很大。我不可能替國家暴力背書或說任何話,但當大家選擇走向反抗之路上,就必須認清暴力是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必然手段(政治系的學生會不懂嗎?),你不能把學生號召去「革命」之後,又用眼淚來相互取暖,這只會讓流血這件事變成無比廉價而已。
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說出『是台灣社運史上未發生過的暴力鎮壓事件』這句話(同時臉書上又瘋狂轉載一部影片,其中一段說「噴水車從歷史課本裡走出來」),彷彿國家暴力只有在這次行政院事件才出現,以前從來沒有。我對這句話耿耿於懷。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被鎮壓,台灣人卻說日本殖民者給我們帶來了現代化,而當時的「國家(外來殖民者)暴力」卻成為現在的緬懷對象。我能為『是台灣社運史上未發生過的暴力鎮壓事件』這句話找出的理由只有:它仍然是在號召反馬反國民黨。這場運動不斷撇清藍綠惡鬥的標籤,但卻不斷在循環著藍綠惡鬥的模式。
(羅美文參與罷工的海報,1988年)
再回到羅美文身上。「羅美文是假工人」!「勞權會不搞工運」!還記得1989年的遠東化纖罷工嗎?羅美文與其妻子黃秋香都是當時罷工的靈魂人物。遠化罷工遭到官方與資方的強力鎮壓之後,羅美文與黃秋香仍然走在工運的第一線。2012年社會所關注的華隆罷工,不斷能看到羅美文與黃秋香在現場奔波穿梭的身影(很遺憾的,現在的人只記得陳為廷)。而羅美文與黃秋香正是從自己的勞工立場出發,在這二十多年以來的工運實踐過程中,建立了對於社會主義與中國統一如此階級與民族雙重解放的科學認識。難道當時的鎮壓不是國家暴力?難道支持統一就不是工人?

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傅斯年」

(網路圖片)

文/說書人

很多人在轉貼傅斯年的這段話,老實說,我非常認同傅斯年校長的作法與說法。

但是,轉貼的人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段話的背景?

1949年「四六事件」(抱歉,不是大家掛在嘴上的「六四」)爆發前一晚,傅斯年對當時負責驅離學生的彭孟緝說了這段話:「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彭孟緝則如此回答傅斯年:「若有人流血,我便自殺。」


而「四六事件」發生的背景,是當時台灣的進步青年眼見祖國內戰情勢節節高升,而發起運動共同聲援大陸青年的「反內戰」、「反饑餓」與「反迫害」的浪潮。以台大學生組成的「麥浪歌詠隊」為例,他們唱的歌曲《你是燈塔》、《你是舵手》及《王大娘補缸》就是大陸的學運歌曲。


當時受國民黨迫害的學生,面對「國家機器暴力」,選擇的是更加堅定地反對內戰,從而許多台大的學長回到大陸,參加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畢生堅持中國統一。


我想說的是,大家眼中現在台灣的「混亂」或是「秩序」,都是完全抽離歷史的。現實需要歷史,運動需要歷史,當然,大家對於服貿的反對或支持同樣需要歷史。

你可以選擇不當中國人,完全燃燒台灣魂。但是,就算你把兩岸當成兩國,如此接近的鄰國也需要和平來維持關係,而兩岸的經貿往來從完全禁斷逐漸走向開放,這是一種進步,不只是經濟利益(或者有人當成收買台灣),更是通往和平的一種機制。台灣內部的對立,反映的其實是兩岸的對立、緊張與衝突。

當你穿著NTU的長袖帽T衝在前面說「我們是台灣人」時,當你轉貼著傅校長這段話而流淚的時候,請你想想當年台大學長是如何為著反對中國內戰、要求和平而付出的貢獻,當然,他們也流了血,甚至犧牲了生命。而且,其實傅校長也是大家很討厭的「中國人」,他在1949年的校慶演說中也提出了:「敦品、力學、愛國、愛人」,成為台大沿用至今的校訓。(「力學」後來在閻振興校長時期改為「勵學」)

當你剝離歷史在看傅校長所說的話,所能夠得到的,就像是「每隔60秒就有1分鐘會過去」這種看似哲理很深,其實很空洞的「至理名言」。

關於「四六事件」可以參考藍博洲的文章〈一九四九年四六慘案始末〉(非懶人包)

(上)http://huzhuhui.org.tw/?p=691
(下)http://huzhuhui.org.tw/?p=690

延伸閱讀:傅斯年(維基百科)